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1、加快發展關鍵配套單體和工程塑料合金,重點發展具有增強、增韌、耐熱、免噴涂、微孔發泡、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)的改性塑料產品。力爭到2020年,工程塑料國內自給率達到70%以上,高端聚烯烴的自給率接近70%,其中基礎較好的特種聚酯類工程塑料實現凈出口。
2、 “十三五”時期,中國合成樹脂行業將圍繞汽車、現代軌道交通、航空航天等領域輕量化、高強度、耐高溫、減震、密封等方面的要求,加大創新發展的力度,努力提升工程塑料產品質量,加快開發長碳鏈尼龍、耐高溫尼龍、非結晶型共聚酯(PETG)、熱塑性聚酯彈性體(TPEE)、高性能聚甲醛改性產品等高端產品。
2、 “十三五”時期,中國合成樹脂行業將圍繞汽車、現代軌道交通、航空航天等領域輕量化、高強度、耐高溫、減震、密封等方面的要求,加大創新發展的力度,努力提升工程塑料產品質量,加快開發長碳鏈尼龍、耐高溫尼龍、非結晶型共聚酯(PETG)、熱塑性聚酯彈性體(TPEE)、高性能聚甲醛改性產品等高端產品。
3、通用塑料工程化:盡管工程塑料新品不斷增加,應用領域不斷拓寬,并由于生產裝置的擴大,成本逐漸降低。但是,在改性設備、改性技術不斷發展成熟的今天,通用熱塑性樹脂通過改性逐漸具有工程化特點,并已經搶占了部分傳統工程塑料的應用市場。
4、工程塑料高性能化:隨著國內汽車、電子電氣、通訊和機械工業的蓬勃發展,改性塑料工程塑料的需求將大幅上升,各種高強度耐熱型工程塑料將得到廣泛應用。
5、隨著我國塑料制品業的迅速發展,色母粒的產量將比過去有較大增長。一些色母粒品種將不再直接供應下游塑料制品廠商,而是直接提供給上游石化企業,用色母粒與樹脂直接做成彩色改性料,如管材料、汽車專用料等。這一生產方式的形成使過去一向以小批量、多品種為特色的色母粒生產模式要部分轉型為單一品種、大規模的生產模式。生產模式的改變也將給色母粒技術提出挑戰,如何長期保證所生產色母粒的均一性、如何適應大型螺桿造粒技術將是這種色母粒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。
6、開發新型高效助劑成為改性塑料發展的另一重要方向:改性塑料涉及的助劑除了塑料加工常用的助劑如熱穩定劑、抗氧劑、紫外吸收劑、成核劑、抗靜電劑、分散劑和阻燃劑等外,增韌劑、阻燃增效劑、合金相容劑(界面相容劑)等對改性塑料的性能改進也有著非常關鍵的影響。